物竞编号 | 065S |
---|---|
分子式 | C3H5BrO |
分子量 | 136.98 |
标签 | 暂无 |
CAS号:598-31-2
MDL号:暂无
EINECS号:暂无
RTECS号:暂无
BRN号:暂无
PubChem号:暂无
1.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接触空气转变成紫色。[12]
2.熔点(℃):-36.5[13]
3.沸点(℃):137[14]
4.相对密度(水=1):1.634(23℃)[15]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75[16]
6.饱和蒸气压(kPa):1.20(20℃)[17]
7.辛醇/水分配系数:0.11[18]
8.闪点(℃):45[19]
9.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苯、乙醚。[20]
1.急性毒性 暂无资料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3.其他[21] LCLo:572ppm(人吸入,10min)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22]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54d(理论)。
1、摩尔折射率:23.70
2、摩尔体积(cm3/mol):88.3
3、等张比容(90.2K):208.7
4、表面张力(dyne/cm):31.1
5、极化率(10-24cm3):9.39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7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3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42.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1.具有强烈的催泪作用、发泡作用和毒性。其稳定性取决于产品的纯度,在稳定剂存在的情况下,粗产品的稳定性更好;而纯度极高的产品则能在痕量的氧化镁或水存在下长时间保存。使用时,应在通风性能极好的通风橱中操作。
2.稳定性[23] 稳定
3.禁配物[24] 强氧化剂
4.避免接触的条件[25] 光照
5.聚合危害[26] 不聚合
6.分解产物[27] 溴化氢
储存注意事项[28]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beplay体育首页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1.烧瓶中加入2L水、700mL(553g9.5mol)丙酮、再加入500mL冰乙酸;开动搅拌,水浴加热至反应温度达60~65℃,从分液漏斗,(开始时反应进行得相当慢,小心控制不要让未反应的溴积聚)于2h左右内滴入500ml(1.5kg9.3mol)溴素,加完后再搅拌0.5h,放置过夜(在正常反应后,在50~55℃时加入的溴立即消失)。次日,将反应物加入于搪瓷桶中,加入1.2kg冰块以控制在10℃以下用工业纯碱Na2CO3中和至中性,(约用1.4kg)分出油层,得1.1kg;此产品即合于制取羟基丙酮,外观淡棕黄色。用无氯化钙干燥后用水浴加热减压分馏,收集38~42℃(1.7kPa)馏分,得产物600~700g(46%~50%)。
2.通过丙酮与溴在乙酸水溶液中直接反应制得;也可在氯酸钾作用下由溴与丙酮反应制备;也可以将2-溴代丙烯氧化制取溴代丙酮[1]。
1.溴代丙酮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一种丙酮化和合成杂环化合物的试剂,经常用在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底物的关环反应中。
丙酮化反应 溴代丙酮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羟基丙酮;而当其与含羟基(或巯基)化合物,如酚、醇等作用时,则可生成β-羰基醚[2,3],如醇钠与溴代丙酮的反应 (式1)[3]。
硫醇化合物也可直接与溴代丙酮作用生成β-羰基硫醚 (式2)[2];硫代酰胺则可通过硫的亲核进攻与溴代丙酮反应,生成的丙酮化产物可进一步发生去硫反应,得到一系列丙酮化或杂环化合物[4,5]。
对含硫的亲核试剂而言,溴代丙酮可与其作用,并生成相应的丙酮化产物 (式3)[6],该反应实际为溴代丙酮与锌作用形成锌试剂,然后再与含硫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而碳亲核试剂则多是通过带负电性的碳与溴代丙酮作用,如烯键部分的碳带有一定的负电性,而溴代丙酮含溴部位的碳带有一定的正电性,因此双键部位可发生丙酮化反应 (式4)[7];或者将溴代丙酮的含溴部分转化为负电性,与碳亲电试剂作用 (式5)[8]。
与含磷试剂反应 在无水体系如无水甲苯中,溴代丙酮可以与三配位磷化合物作用形成盐,进而得到Wittig试剂 (式6)[9~11]。
2.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化学武器。[29]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暂无
安全标识:暂无
危险标识:暂无
1. VanBrunt, M. P.; Ambenge, R. O.; Weinreb, S. M. J. Org. Chem., 2003, 68, 3323. 2. Di Nunno, L.; Franchini, C.; Nacci, A.; Scilimati, A.; Sinicropi, M. S. 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9, 10, 1913. 3. Turksoy, F.; Wallis, J. D.; Tunca, U.; Ozturkc, T. Tetrahedron, 2003, 59, 8107. 4. Kozmin, S. A.; Janey, J. M.; Rawal, V. H. J. Org. Chem., 1999, 64, 3039. 5. Kozmin, S. A.; Rawal, V. H. J. Org. Chem., 1997, 62, 5252. 6. Petrini, M.; Profeta, R.; Righi, P. J. Org. Chem., 2002, 67, 4530. 7. Li, W.-D. Z.; Ma, B.-C. J. Org. Chem., 2005, 70, 3277. 8. Izquierdo, I.; Plaza, M. T.; Robles, R.; Mota, A. J.; Franco, F.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1, 12, 2749. 9. Hon, Y.-S.; Lee, C.-F.; Chen, R.-J.; Szu, P.-H. Tetrahedron, 2001, 57, 5991. 10. Kuroda, H.; Hanaki, E.; Izawa, H.; Kano, M.; Itahashi, H. Tetrahedron, 2004, 60, 1913. 11. Huddleston, R. R.; Krische, M. J. Org. Lett., 2003, 5, 1143. [1~11]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12~29]参考书:危险beplay体育首页 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