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1CXM
分子式 SF4
分子量 108.05
标签 暂无

编号系统

CAS号:7783-60-0

MDL号:MFCD00040327

EINECS号:232-013-4

RTECS号:WT4800000

BRN号:暂无

PubChem号:24888257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气体,受热至600℃仍稳定。

2.熔点(℃):-121.0。

3.沸点(℃):-40.4。

4相对密度(水=1):1.95(液),2.35(固)。

5.相对密度(空气=1):3.7 。

6.溶解性:SF4易溶于苯,但遇水强烈水解。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暂无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1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5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9.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浓硫酸能使SF4分解。SF4腐蚀玻璃,但对石英和汞都稳定。

2.遇水剧烈分解,有剧毒性,其毒性约2倍于光气。

贮存方法

暂无

合成方法

1.制法 4CoF3+S→SF4+4CoF2

在石英烧瓶中放入17g硫,上面覆盖40g干燥的萤石粉(粒度大小为φ0.025~0.05mm),再将270g CoF3盖在其上。用短橡皮管把烧瓶和用液态氧冷却的气体阱连接起来,气体阱与真空系统相连。抽气并摇晃烧瓶使两反应物及萤石粉混合均匀。在混合时,反应开始发生并产生气体。用油浴加热,使温度慢慢升到13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2h。反应过程中在冷阱中凝聚的无色物质为粗产品,将其分馏,除去先头的馏分(主要为SF6),收集主馏分SF4,其中还含有少量较低级的氟化硫(SF2,S2F2)。将此产品置于铂瓶(不用石英瓶)中与汞一起摇荡,可除去较低级的氟化硫。所得SF4产品应储存在熔封的石英安瓿中。

2.    注意I本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中进行。
    在磨砂接口的2升四颈圆底玻璃烧瓶上安装温度计、500毫升恒压滴液漏斗,带聚四氟乙烯搅拌桨叶的Tre-bore搅拌器、加热器和用低于10℃的水冷却的高效回流冷凝器。磨砂玻璃接口都涂以硅酮油或卤代烃活塞脂作为润滑剂。回流冷凝器的顶端则用聚氯乙烯管子,同用固态二氧化碳和丙酮混合物冷冻的接受连接。整套仪器在使用前要充分加以干燥并在制备过程中防护起相来不要同潮气接触。将420克(10摩尔)微细分散的氟化钠和1升干燥的乙睛放在烧瓶中,并将520克(325毫升,5摩尔)蒸馏过的二氯化硫(在125毫米气压下沸点为20一25℃)在半小时内滴加入搅拌着的起始温度为25℃的浆液中。滴加过程中温度自动地升高到约40℃,接近终了时,回流减}s在冷冻的接受器中可收集到少量产物。滴加完后,搅拌混合物并加热至50℃保持1小时,再加热到70℃保持1小时,然后再在65一70℃保持半小时,这时在接受器中收集了粗制的液态四氟化硫。反应完成后,将冷却的反应残渣缓慢地倾入搅拌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冰的混合物中把残渣处理掉。把所有的接头都拆开并立即清洗以防止榷结。在清洗含有少量卤化硫的器皿时,用丙酮冲洗是有效的(注意:处理量大时,会发生猛烈的反应)。
    将收集在接受器中的粗制四氟化硫蒸馏到干燥的低温玻璃分馏柱的蒸发瓶中。这个分馏柱有一段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280毫米填有0.24厘米内径玻璃螺环和用干冰一丙酮冷冻剂冷冻片的精馏段。在转移过程中,在接受器中剩下5一10毫升挥发性较低的红色液体残留物,可以把它弃去。在1个大气压下进行蒸馏,将得到的约5毫升黄色初馏份(一78℃时为液体)弃去,然后在-38至一35℃(未校正)收集120一160克的四氟化硫。产品是水白色的至极浅黄色的液体,通过红外光谱数据测得其中含有5-10%氟化亚酸酞。它可以暂时地在一78℃时贮存在玻璃容器中,或长时间地在温室下贮存在钢瓶中。


用途

1.SF4是最有效的应用广泛的选择性有机氟化剂,它能将羰基和羟基选择性地氟化,在精细化工,液晶材料和高端医药工业生产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目前我们主要供应国外顶尖级的药品厂商从事抗癌药物和基因医药产品的研发原料,相关药品美国和欧盟正在临床试验和推广中。

2.氟化剂。使一OH成一F,>CO成>CF2,一CO2H成CF3,多氟酸酯成多氟醚,与四氯化碳反应生成氟三氯甲烷。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2418 2.3/PG 2

危险品标志:极毒 腐蚀

安全标识:S26 S38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14 R26 R34 R37

文献

[1]G .A.Boswell,Jr,et al.,Organic Reactions,21,1(1974) [2]W.C .Smith,Angew.Chem.Internat.Ed.Engl.,1,467(1962) [3]C.W.Tullock,et al.,J.Am.Chem.Soc.,32 539(1961) [4]F.S.Fawcett.C.W.Tullock,Inorg.Syn.,7,119(1963)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