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9X5
分子式 C6H4ClNO4S
分子量 221.62
标签 2-硝基苯磺酰氯, NsCl,o-NBSCl,o-NO2BsCl

编号系统

CAS号:1694-92-4

MDL号:MFCD00007430

EINECS号:216-907-1

RTECS号:暂无

BRN号:521155

PubChem号:24886471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晶体

2.       密度(g/mL,25/4℃): 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63-67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 未确定

7.       折射率: 未确定

8.       闪点(ºC): 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 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 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 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 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 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 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 未确定

19.    溶解性:不溶于水,在热水、热醇中溶解并分解。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通常在CH2Cl2、THF或者吡啶中使用。

毒理学数据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6.43

2、   摩尔体积(cm3/mol):137.9

3、   等张比容(90.2K):379.2

4、   表面张力(dyne/cm):57.1

5、   介电常数(F/m):无可用

6、   极化率(10-24cm3):18.40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88.3

7.重原子数量:1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9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 强氧化剂 水分 强碱接触。

2.在空气中不稳定,可在室温下长期储存。由于该化合物具有苯磺酰氯的不愉快味道,建议在通风橱中使用。

贮存方法

在室温下长期储存。

合成方法

1.将氯气通入二(邻硝基苯基)二硫、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将反应物升温至70℃,继续加热通氯1h,将生成物上层清液倾去,产物用70℃温水洗涤,冷却凝固,干燥,得邻硝基苯磺酰氯。

用途

1.用作医药、染料中间体

2.在有机化学中被定义为一个优秀的氨基保护基。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 容易发生胺的磺酰化反应;生成的产物处理简单;(2) 容易发生去保护反应;(3) 生成的磺酰胺除了对胺的保护作用外,还增加了胺的烷基化反应活性[1]

一般来讲,NsCl与伯胺发生磺酰化反应的条件非常温和。与仲胺发生的磺酰化反应需要稍长一点时间,但是仍然给出满意的结果。芳胺和脂肪胺的反应活性没有太大的差异。不同的碱被用来吸收放出的盐酸,例如:吡啶、甲基吡啶、三乙胺或者碳酸钠。吡啶被用作碱的同时也可以用作反应的溶剂,但是最方便的溶剂可能是CH2Cl2 (式1)[2~4],该反应甚至可以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反应 (式2)[5]。NsCl与多胺化合物反应可以完全磺酰化 (式3)[6],也可以选择性地部分磺酰化 (式4)[7]

在硫醇或者硫酚的存在下,2-硝基苯磺酰胺可以在室温下发生去保护反应,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和苯硫酚均可用于此目的[8]。多氨化合物的2-硝基苯磺酰胺可以发生完全去保护 (式5)[1,7],也可以高度选择性地去保护 (式6)[9]

2-硝基苯磺酰胺的烷基化反应是该试剂的另一个重要用途。经过磺酰化后的氨基被致活,与卤代烃进行的烷基化反应在碳酸盐的作用下即可顺利完成 (式7)[4,10]。醇在Mitsunobu条件下提供了另一条烷基化的途径 (式8)[1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3261 8/PG 2

危险品标志:腐蚀

安全标识:S26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34

文献

1. 综述文献见:Fukuyama, T.; Kan, T. Chem. Commun., 2004, 353. 2. Suzuki, M.; Kambe, M.; Tokuyama, H.; Fukuyama, T. J. Org. Chem., 2004, 69, 2831. 3. Cao, B.; Park, H.; Joullie, M. M. J. Am. Chem. Soc., 2002, 124, 520. 4. Brouwer, A. J.; Liskamp, R. M. J. J. Org. Chem., 2004, 69, 3662. 5. Verhelst, S. H. L.; Wennekes, T.; Marel, G. A. van der; Overkleeft, H. S.; Boeckel, C. A. A. van; Boom, J. H. van. Tetrahedron, 2004, 60, 2813. 6. Jabin, I.; Reinaud, O. J. Org. Chem., 2003, 68, 3416. 7. Fukuyama, T.; Kan, T. Tetrahedron Lett., 1999, 40, 4711. 8. Miller, S. C.; Scanlan, T. S. J. Am. Chem. Soc., 1997, 119, 2301. 9. Fukuyama, T.; Cheung, M.; Jow, C.; Hidai, Y.; Kan, T. Tetrahedron Lett., 1997, 38, 5831. 10. Fukuyama, T.; Chung-Kuang, J.; Mui, C. Tetrahedron Lett., 1995, 36, 6373. 11. Barnett, C. J.; Grubb, L. M. Tetrahedron, 2000, 56, 9221. 12.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