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120E
分子式 C6H12Si
分子量 112.25
标签 2-Propynyl-trimethylsilane, 3-(Trimethylsilyl)propyne, 3-(三甲基硅基)-1-丙炔

编号系统

CAS号:13361-64-3

MDL号:MFCD00042922

EINECS号:236-427-6

RTECS号:暂无

BRN号:暂无

PubChem号:24863432

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色液体

2.       密度(g/mL,25/4℃):0.753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无可用

4.       熔点(ºC):无可用

5.       沸点(ºC,常压):91-93

6.       沸点(ºC,5.2kPa):无可用

7.       折射率:1.413

8.       闪点(ºC):无可用

9.       比旋光度(º):无可用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无可用

11.    蒸气压(kPa,25ºC):无可用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无可用

13.    燃烧热(KJ/mol):无可用

14.    临界温度(ºC):无可用

15.    临界压力(KPa):无可用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可用

17.    爆炸上限(%,V/V):无可用

18.    爆炸下限(%,V/V):无可用

19.    溶解性:溶解于大多数有机溶剂,许多反应在Et2O,CH2Cl2或者THF中进行。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6.39

2、   摩尔体积(cm3/mol):147.0

3、   等张比容(90.2K):309.0

4、   表面张力(3.0 dyne/cm):19.4

5、   极化率(0.5 10-24cm3):14.42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8.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和空气中比较稳定。

贮存方法

建议低温避光保存。

合成方法

用3-炔丙基溴化镁与TMSCl 反应来制备[1]

用途

炔丙基三甲基硅烷在有机合成中常常被用作烷基化试剂,以丙炔基或者丙二烯基的形式在底物分子中引入三个碳原子。

炔丙基三甲基硅烷的反应性主要在分子的两端。炔基一端的活性氢被金属置换后生成的金属炔化物与其它烷基金属一样,可以发生各种类型的亲核反应。例如:炔丙基三甲基硅烷与丁基锂发生交换生成3-(三甲基硅基)丙炔锂,然后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醇[2,3];与环丙烷作用生成开环产物 (式1)[4];等等。

最近,文献中报道了炔丙基三甲基硅烷在Zn(OTf)2 存在下随即生成3-(三甲基硅基)丙炔锌,然后与酰化亚铵盐在温和条件下发生高产率的加成反应。该反应不仅是一种新的C-C键的形成方法,而且生成含氮的炔烃化合物 (式2)[5]

炔丙基三甲基硅烷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分子另一端的三甲基硅成为反应的位点。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例如BF3.Et2O、ZnI2等的存在下,O,O-半缩醛或者N,N-半缩醛衍生物中的羟基、醚基或者氨基可以被炔丙基取代,主要生成丙二烯的衍生物 (式3,式4)[6~9]

炔丙基三甲基硅烷在简单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直接对叔醇[10]和叔卤代烃[11]进行烷基化反应,在分子中引入炔丙基或者丙二烯基。但是在金属InCl3 的作用下,该试剂也可以直接仲醇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丙二烯的衍生物 (式5)[11,12]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993 3/PG 2

危险品标志:易燃 刺激

安全标识:暂无

危险标识:暂无

文献

1. Corey, E. J.; Kirst, H. A. Tetrahedron Lett., 1968, 48, 5041. 2. Nativi, C.; Taddei, M. J. Org. Chem., 1988, 53, 820. 3. Nativi, C.; Taddei, M. Tetrahedron Lett., 1987, 28, 347. 4. Bednarski, P. J.; Nelson, S. D. J. Med. Chem., 1989, 32, 203. 5. Fischer, C.; Carreira, E. M. Org. Lett., 2004, 6, 1497. 6. Alcaide, B.; Almendros, P.; Aragoncillo, C. Chem. Eur. J., 2002, 8, 1719. 7. Sasaki, T.; Nakanishi, A.; Ohno, M. J. Org. Chem., 1982, 47, 3219. 8. Roeper, S.; Wartchow, R.; Hoffmann, H. M. R. Org. Lett., 2002, 4, 3179. 9. Xu, Y.; Dolbier, W. R. Jr. J. Org. Chem., 2000, 65, 2134. 10. Schmitt, A.; Reissig, H-U. Eur. J. Org. Chem., 2000, 3893. 11. Sasaki, T.; Usuki, A.; Ohno, M. J. Org. Chem., 1980, 45, 3559. 12. Yasuda, M.; Saito, T.; Ueba, M.; Baba, A.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1414. 13.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