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 0NUR |
---|---|
分子式 | C4H10N2Si |
分子量 | 114.22 |
标签 | (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 三甲基矽三坐甲烷, TMSCHN2 |
CAS号:18107-18-1
MDL号:MFCD00053946
EINECS号:暂无
RTECS号:暂无
BRN号:1902903
PubChem号:24874613
1. 性状:不确定
2. 密度(g/mL,25/4℃):0.773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 熔点(ºC):不确定
5. 沸点(ºC,常压):96
6. 沸点(ºC, 5.2kPa):不确定
7. 折射率:1.4362
8. 闪点(ºF):-31
9. 比旋光度(º):不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
13.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不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对水体是危害的,即使小量产品不能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暂无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96.7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1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氧化物避光保存。
按照标准实验步骤从(三甲基硅基)氯甲烷为原料来制备[1]。
(三甲基硅基)重氮甲烷 (TMSCHN2) 在有机化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由于制备和储存相对比较安全,所以许多时候可以代替重氮甲烷在有机合成中的部分功能。
TMSCHN2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是与羧酸反应生成羧酸酯[2~4]。与重氮甲烷一样,甲酯化反应可以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对大多数有机官能团不产生影响,非常适合复杂产物的合成。许多种溶剂可以用于该反应,乙醚和甲醇的混合比较,产物的产率几乎在定量的水平 (式1)。
TMSCHN2也可以发生像重氮甲烷一样的重排反应,与酰氯反应得到多一节碳原子的羧酸衍生物,或者与酮反应得到多一节碳原子的同系物。其中,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作用下环酮与重氮甲烷之间的扩环重排反应具有重要的合成意义 (式2)[5,6]。
根据 TMSCHN2 的化学性质,它与亚胺反应生成含氮三元环化合物在预料之中。由于反应产物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同时在三元环上引入了TMS基团,所以,比氮甲烷参与的反应更有价值 (式3)[7,8]。
根据 TMSCHN2 的化学性质,它与亚胺反应生成含氮三元环化合物在预料之中。由于反应产物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同时在三元环上引入了TMS基团,所以,比氮甲烷参与的反应更有价值 (式3)[7,8]。
TMSCHN2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缺电子烯烃发生1,3-偶极加成反应,生成杂环化合物。如果在手性配体的存在下,还有可能得到手性产物 (式4)[9,10]。
TMSCHN2 参与的另外几个有合成价值的反应也值得关注。例如:与醛发生Colvin重排反应生成炔烃 (式5)[11];与醛在金属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烯烃 (式6)[12];以及在金属钌催化剂作用下与烯-炔底物发生的联串反应 (式7)[13]。
危险运输编码:UN 1208 3/PG 2
危险品标志:暂无
安全标识:S9 S16 S29 S33 S61 S62 S36/S37
危险标识:R11 R12 R19 R22 R38 R62 R65 R66 R67 R48/20 R51/53
1. Shioiri, T.; Aoyama, T.; Mori, S. Org. Synth., 1990, 68, 1. 2. Xiao, X.; Cushman, M. J. Org. Chem., 2005, 70, 6496. 3. Tosaki, S.-Y.; Tsuji, R.; Ohshima, T.; Shibasaki, M. J. Am. Chem. Soc., 2005, 127, 2147. 4. Mislin, G. L.; Burger, A.; Abdallah, M. A. Tetrahedron, 2004, 60, 12139. 5. Furuta, H.; Takase, T.; Hayashi, H.; Noyori, R.; Mori, Y. Tetrahedron, 2003, 59, 9767. 6. Maruoka, K.; Concepcion, A. B.; Yamamoto, H. J. Org. Chem., 1994, 59, 4725. 7. Aggarwal, V. K.; Ferrara, M. Org. Lett., 2000, 2, 4107. 8. Hori, R.; Aoyama, T.; Shioiri, T. Tetrahedron Lett., 2000, 41, 9455. 9. Kanemasa, S.; Kanai, T. J. Am. Chem. Soc., 2000, 122, 10710. 10. Whitlock, G. A.; Carreira, E. M. Helv. Chim. Acta, 2000, 83, 2007. 11. Masuda, T.; Osako, K.; Shimizu, T.; Nakata, T. Org. Lett., 1999, 1, 941. 12. Lebel, H.; Paquet, V. Organometallics, 2004, 23, 1187. 13. Monnier, F.; Castillo, D.; Derien, S.; Toupet, L.; Dixneuf, P. H.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5474. 14.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