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MCV
分子式 C20H24O6
分子量 360.40
标签 Dibenzo[a,j]-1,4,7,10,13,16-hexaoxacyclooctadeca-2,11-diene, Dibenzo-18-crown 6-Ether, 2,3,11,12-Dibenzo-1,4,7,10,13,16-hexaoxacyclooctadeca-2,11-diene, 催化剂

编号系统

CAS号:14187-32-7

MDL号:MFCD00005098

EINECS号:238-041-3

RTECS号:HP5386000

BRN号:1162153

PubChem号:24849732

物性数据

1.       性状:浅米色粉末

2.       密度(g/mL,25/4℃):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62-164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难溶于水、醇,易溶于氯仿、吡啶和甲酸。有毒。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4500mg/kg;小鼠口经LD50:2600mg/kg,刺激皮肤:100mg/24H;刺激眼睛:50mg
   主要的的刺激性影响:在皮肤上面:刺激皮肤和粘膜;在眼睛上面:刺激的影响;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95.70

2、   摩尔体积(cm3/mol):325.1

3、   等张比容(90.2K):814.7

4、   表面张力(dyne/cm):39.3

5、   极化率(10-24cm3):37.94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6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5.4

7.重原子数量:26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0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 氧化物

 

贮存方法

常温密闭避光,通风干燥

合成方法

注意1冠醚有毒,操作应小心。
    在装有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机械搅什器和带导气管的回流冷凝器的5升三颈烧瓶中,加入330克(3.00摩尔)邻苯止酚和2升正丁醇。在搅拌和通氮下,加入122克3.05摩尔)粒状氢氧化钠。迅速加热至回流(约116℃),滴加222f克(1.55摩尔)双(2一氯乙基)醚与150毫升正丁醇配成的溶液,历时2小时。继续搅拌回流1小肘,冷至90℃,再加入122克(3.05摩尔)粒状氢氧化钠,搅拌回流30分钟后,滴加222克1.55摩尔)双(2一氯乙墓)醚与150毫升正丁醇配成的溶液,历时2小时。继续反应1小时后,滴加21毫升浓盐酸使之酸化,蒸出约了00毫升正丁醇后,往蒸馏瓶中滴加水,其速度应使瓶内混合物体积保持不变。继续蒸馏,直到蒸馏蒸气的温度超过96℃为止。冷至30一40℃,用500毫升丙酮稀释余下的浆状物,搅拌凝聚的沉淀物,吸滤。将粗产品与2升水搅拌后吸滤,再与1升丙酮搅拌后吸滤,用500毫升丙酮洗涤,吸滤干燥,得221一260克(39一48%)白色纤维伏晶体,进一步纯化,可从苯中重结晶,则得白色纤维状晶体,

用途

1.常用冠醚之一,相转移催化剂和配位试剂,但不及18-冠-6,二环已基并-18-冠-6及穴醚有效。多用于亲核取代、卡宾、失羧及某些缩合反应等。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刺激

安全标识:S26 S37/S39

危险标识:R36 R36/37/38

文献

[1]C.J .pedersen,H.K.Frensdorff,Angew.Chem.Int Ed.Engl.,11,16(1972)。 [2]J.J.Christensen et al.,Chem.Rev.,74,351(1974) [3]G.W.Gokel,H.D.Durst,Synthesis,168(1976) [4]黄枢,谢明贵,化学通报,(2),44;(3),53(1979) [5]J.S.Bradshaw,P.E.Stott,Tetrahedron,36,461(1980) [6]C.J.Pedersen,Org.Syn.,52.66(1972)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