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 02WN |
---|---|
分子式 | C5H8O2 |
分子量 | 100.12 |
标签 | 乙酸-1-甲基乙烯酯, 异丙烯基乙酸酯, 醋酸异丙烯酯, Acetic Acid Isopropenyl Ester |
CAS号:108-22-5
MDL号:MFCD00008709
EINECS号:203-562-7
RTECS号:UD4200000
BRN号:1280347
PubChem号:24846886
1.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2. 密度(g/mL,25℃):0.91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3.45
4. 熔点(ºC):-92.9
5. 沸点(ºC,常压):92-94
6. 沸点(ºC, kPa):未确定
7. 折射率(D20):未确定
8. 闪点(ºC):18
9. 比旋光度(ºC):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 431
11. 蒸气压(mmHg, 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 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7.8
18. 爆炸下限(%,V/V):1.8
19. 溶解性:可混溶于醇、醚、酮等。
1、皮肤/眼睛刺激性
标准的Draize试验:兔子,皮肤接触:500mg/24H,反应的严重程度:轻度。
标准的Draize试验:兔子,眼睛接触:500mg,反应的严重程度:中度。
标准的Draize试验:兔子,眼睛接触:500mg/24H,反应的严重程度:轻度。
2、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3mg/kg;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1、 摩尔折射率:26.55
2、 摩尔体积(cm3/mol):109.4
3、 等张比容(90.2K):240.9
4、 表面张力(dyne/cm):23.5
5、 极化率(10-24cm3):10.52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94.3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1.避免与强氧化剂、碱类、酸类接触。
2.高度挥发和易燃beplay体育首页 ,建议在干燥低温处储存,在通风橱中使用。
1.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乙酸或丙酮裂解得到的乙烯酮气体与乙酰磺酰乙酸-丙酮溶液进行加成反应,加成液经粗馏、分馏,即得乙酸异丙烯酯。
1.用作高聚物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2.异丙烯乙酸酯在有机合成中主要被用于和羟基化合物的乙酰基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酯;以及将羰基转变成烯醇乙酸酯,所得产物还可以进一步发生环化反应和缩合反应。
异丙烯乙酸酯最常被应用的反应是在多种催化条件下与羟基化合物发生乙酰基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酯。酸性催化条件最简单,但是产率和选择性并不非常理想 (式1)[1]。若使用有机膦化合物催化剂,反应可以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并给出几乎定量的产率 (式2)[2]。有机锡催化剂不仅可以在中性条件下给出优秀的产率,而且可以在多个羟基的存在下实现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影响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位阻,选择性的优先次序是伯醇 > 仲醇 > 叔醇 (式3)[3,4]。使用其它催化剂,也可以利用结构因素带来选择性,实现在酚羟基存在下对醇羟基的选择性酯化[5]。
异丙烯乙酸酯在生物酶催化条件下与羟基化合物发生的乙酰基转移反应已经成为该试剂的一个重要应用。选择适当的生物酶和催化条件,可以获得单一对映体的结果 (式4)[6,7]。有时该反应与对映体的反应速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可以该用于醇化合物的手性动力学拆分 (式5)[8]。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在酶催化条件下,异丙烯乙酸酯发生乙酰基转移反应的同时,分子中多个手性中心全部发生了转变 (式6)[9]。
异丙烯乙酸酯另一类重要的反应是将羰基转变成烯醇乙酸酯。如果羰基的两边都有生成烯醇结构的可能性,往往会产生异构体。一般情况下,该反应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多种酸性催化剂可以用于该目的,例如:H2SO4、TsOH等 (式7)[10,11]。
危险运输编码:UN 2403 3/PG 2
危险品标志:易燃
危险标识:R11
1. Oliver, S. F.; Hogenauer, K.; Simic, Oliver; A., Alessandra; Smith, M. D.; Ley, S. V.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5996. 2. Ilankumaran, P.; Verkade, J. G. J. Org. Chem., 1999, 64, 3086. 3. Corminboeuf, O.; Overman, L. E.; Pennington, L. D. J. Am. Chem. Soc., 2003, 125, 6650. 4. Orita, A.; Sakamoto, K.; Hamada, Y.; Mitsutome, A.; Otera, J. Tetrahedron, 1999, 55, 2899. 5. Lin, M.-H.; RajanBabu, T. V. Org. Lett., 2000, 2, 997. 6. Ghosh, A. K.; Lei, H. J. Org. Chem., 2000, 65, 4779. 7. Sharfuddin, M.; Narumi, A.; Iwai, Y.; Miyazawa, K.; Yamada, S.; Kakuchi, T.; Kaga, H.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3, 14, 1581. 8. Wielechowska, M.; Plenkiewicz, J.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5, 16, 1199. 9. Betts, R. L.; Murphy, S. T.; Johnson, C. R.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4, 15, 2853. 10. Li, A.; She, X.; Zhang, J.; Wu, T.; Pan, X. Tetrahedron, 2003, 59, 5737. 11. Pouzar, V.; Cerny, I.; Lapcik, O.; Hill, M.; Hampl, R. Steroids, 2003, 68, 149 12.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