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 0QA5 |
---|---|
分子式 | C12H13NO3S |
分子量 | 251.31 |
标签 | 4-甲基苯磺酸吡啶, p-Toluenesulfonic acid pyridine salt, PPTS, Pyridine p-toluenesulfonate, 酸性催化试剂 |
CAS号:24057-28-1
MDL号:MFCD00013108
EINECS号:246-002-7
RTECS号:暂无
BRN号:3764305
PubChem号:24888052
1. 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
2. 密度(g/mL,25/4℃):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17~119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0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经常在MeOH和CH2Cl2中使用。
对水是稍微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暂无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79.7
7.重原子数量:1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24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避免接触氧化物
该试剂具有吸湿性,在阴凉干燥处储存。
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实验室可以按照标准的实验步骤从吡啶和对甲苯磺酸开始来制备[1]。
吡啶对甲苯磺酸盐 (PPTS) 在有机合成中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温和的、实验室常备的酸性催化试剂。PPTS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对甲苯磺酸的替代物,对甲苯磺酸完成的所有反应PPTS也可以完成。但是它比对甲苯磺酸在使用上有更多的优势,例如:对甲苯磺酸一般是以一水合结晶形式存在和使用,而PPTS是无水的;对甲苯磺酸具有较强的酸性,而PPTS的酸性则对许多酸敏性官能团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PPTS 催化的反应通常具有反应条件简单和温和的特点,用量一般在30% 摩尔之内。它应用最多的两个反应是羟基的缩醛化反应和羟基的硅醚化反应,以及这两个反应的逆反应,所以在羟基的保护和去保护反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使用不同的反应溶剂,PPTS可以催化羟基的缩醛化反应和硅醚化反应;也可以催化它们的逆反应。前者通常在CH2Cl2或者DMF溶剂中进行,后者通常使用MeOH为溶剂 (式1,式2)[3,4]。
使用过量的试剂,可使多个羟基底物分子一次生成多个缩醛或者多个硅醚保护基 (式3)[5,6]。也可以选用适当的反应条件,实现多硅醚底物分子的选择性去硅醚化反应[7]。通过巧妙设计,可以在同一个反应中依次实现羟基的去硅醚化反应和羟基的缩醛化反应 (式4)[8,9]。
PPTS还可以催化一类具有很高合成价值的串联反应,就是在去硅醚反应后,生成的游离羟基紧接着再次发生分子内缩醛化反应,形成新的杂环产物 (式5)[7]。如果在底物分子中适当的位置上有一个酯基,则可以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内酯 (式6)[10,11]。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刺激
危险标识:R36/37/38
1. Freeman, F.; Kim, D. S. H. L.; Rodriguez, E. J. Org. Chem., 1992, 57, 1722. 2. Greene, T. W.; Wuts, P. G. M.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3r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99. 3. Matsuya, Y.; Sasaki, K.; Nagaoka, M.; Kakuda, H.; Toyooka, N.; Imanishi, N.; Ochiai, H.; Nemoto, H. J. Org. Chem., 2004, 69, 7989. 4. Li, Z.; Baker, D. L.; Tigyi, G.; Bittman, R. J. Org. Chem., 2006, 71, 629. 5. Keller, V. A.; Kim, I.; Burke, S. D. Org. Lett., 2005, 7, 737. 6. Adams, C. M.; Ghosh, I.; Kishi, Y. Org. Lett., 2004, 6, 4723. 7. Blakemore, P. R.; Browder, C. C.; Hong, J.; Lincoln, C. M.; Nagornyy, P. A.; Robarge, L. A.; Wardrop, D. J.; White, J. D. J. Org. Chem., 2005, 70, 5449. 8. Jin, M.; Taylor, R. E. Org. Lett., 2005, 7, 1303. 9. Shoji, M.; Imai, H.; Mukaida, M.; Sakai, K.; Kakeya, H.; Osada, H.; Hayashi, Y. J. Org. Chem., 2005, 70, 79. 10. Ramana, C. V.; Srinivas, B.; Puranik, V. G.; Gurjar, M. K. J. Org. Chem., 2005, 70, 8216. 11. Sato, K.; Sasaki, M. Org. Lett., 2005, 7, 2441. 12.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