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 0LSA |
---|---|
分子式 | C7H16S2Si |
分子量 | 192.42 |
标签 | 2-三甲基硅基-1,3-二噻吩, 2-(Trimethylsilyl)-1,3-dithiane, TMS-Dithiane |
CAS号:13411-42-2
MDL号:MFCD00006655
EINECS号:236-504-4
RTECS号:暂无
BRN号:1616463
PubChem号:24853194
1. 性状:无色-极淡的黄色透明液体
2. 密度(g/mL,25/4℃):1.04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未确定
5. 沸点(ºC,常压):77
6. 沸点(ºC,5.2kPa):54-55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96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96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通常在醚类溶剂中使用,例如THF和Et2O。
1、急性毒性:主要的刺激性影响:在皮肤和眼睛上面可能引起发炎,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1、 摩尔折射率:57.17
2、 摩尔体积(cm3/mol):190.2
3、 等张比容(90.2K):443.5
4、 表面张力(dyne/cm):29.5
5、 极化率(10-24cm3):22.66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0.6
7.重原子数量:10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03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据Krohn等报道,利用2-三甲基硅基-1,3-二噻烷的1位氧化衍生物可以实现醛/酮转化成羧酸。根据他们的结果,乙烯酮二硫代缩醛中间体在酸性环境中被乙腈水解,得到较高收率的增一碳羧酸。该增一碳反应在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其应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应用实例如下图:
有不愉快的气味, 建议在通风橱中储存和使用。
通过1,3-二硫杂环己烷经锂化后与TMSCl反应来制备[1]。
2-(三甲基硅基)-1,3-二硫杂环己烷 (式1)[1] 在有机合成中被广泛地用作1,3-二硫杂环己烷合成子的等价物,但是比1,3-二硫杂环己烷更容易处理、更高的反应活性和更具有选择性。
由于三甲基硅基占用了1,3-二硫杂环己烷中的一个活性质子,所以该试剂分子中活性次甲基的反应性得到活化。不仅非常容易与丁基锂反应,而且与卤代物或者磺酸酯反应时只可能选择性地生成单烷基化产物[2~4]。该反应的条件非常温和,一般在数分钟内完成。即使二卤化合物也非常容易得到满意的结果 (式2,式3)。
由于三甲基硅基占用了1,3-二硫杂环己烷中的一个活性质子,所以该试剂分子中活性次甲基的反应性得到活化。不仅非常容易与丁基锂反应,而且与卤代物或者磺酸酯反应时只可能选择性地生成单烷基化产物[2~4]。该反应的条件非常温和,一般在数分钟内完成。即使二卤化合物也非常容易得到满意的结果 (式2,式3)。
2-(三甲基硅基)-1,3-二硫杂环己烷经锂化后,如同一个正常的烷基锂试剂,可以与醛或者酮发生亲核反应,生成含有双键的产物[5~8]。由于1,3-二硫杂环己烷可以经汞试剂处理后除去硫缩醛得到羧酸衍生物,使得该反应更有意义 (式4,式5)。
有趣的是,内酯的羰基不仅能够与2-(三甲基硅基)-1,3-二硫杂环己烷锂发生与醛酮类似的反应,而且反应的条件也几乎完全相同 (式6)[9]。值得关注的是,2-(三甲基硅)-1,3-二硫杂环己烷锂与环氧丙烷反应生成环氧开环产物。当使用手性环氧丙烷时显现出非常好的选择性 (式7)[10,11]。
危险运输编码:UN 3334
危险品标志:暂无
危险标识:暂无
1. Page, P. C. Bulman; Wilkes, R. D.; Namwindwa, E. S.; Witty, M. J. Tetrahedron, 1996, 52, 2125. 2. Chuang, T.; Fang, J.; Jiang, W.; Tsai, Y. J. Org. Chem., 1996, 61, 1794. 3. Saleur, D.; Bouillon, J.; Portella, C. Tetrahedron Lett., 2000, 41, 321. 4. Wipf, P.; Soth, M. J. Org. Lett., 2002, 4, 1787. 5. Jiaang, W.; Lin, H.; Tang, K.; Chang, L.; Tsai, Y. J. Org. Chem., 1999, 64, 618. 6. Christensen, S. B.; Guider, A.; Forster, C. J.; Gleason, J. G.; Bender, P. E.; et al. J. Med. Chem., 1998, 41, 821. 7. Ochiai, H.; Ohtani, T.; Ishida, A.; Kishikawa, K.; Obata, T.; Nakai, H.; Toda, M.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4, 14, 1323. 8. Reichelt, A.; Gaul, C.; Frey, R. R.; Kennedy, A.; Martin, S. F. J. Org. Chem., 2002, 67, 4062. 9. Aggarwal, V. K.; Steele, R. M.; Barrell, J. K.; Grayson, I. J. Org. Chem., 2003, 68, 4087. 10. Mlynarski, J.; Banaszek, A. Tetrahedron, 1999, 55, 2785. 11. Smith, A. B.; Pitram, S. M.; Boldi, A. M.; Gaunt, M. J.; Sfouggatakis, C.; Moser, W. H.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4435. 12.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