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K76
分子式 PBr3
分子量 270.72
标签 溴化磷(III), tribromophosphine, 溴化剂, 还原剂

编号系统

CAS号:7789-60-8

MDL号:MFCD00011436

EINECS号:232-178-2

RTECS号:TH4460000

BRN号:暂无

PubChem号:暂无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性臭味。[10]

2.熔点(℃):-41.5~-40[11]

3.沸点(℃):175.3[12]

4.相对密度(水=1):2.85[13]

5.饱和蒸气压(kPa):1.33(47.8℃)[14]

6.辛醇/水分配系数:2.28[15]

7.溶解性:可混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16]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暂无资料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3.其他[17]  LDLo:50mg/kg(大鼠经口)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其他有害作用[18]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267.728751 Da

8、标称质量:268 Da

9、平均质量:270.6858 Da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8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有毒。误服或吸入粉尘和液体会严重中毒。遇水猛烈反应生成溴化氢和亚磷酸,放出刺激性蒸气并引起腐蚀性灼伤。蒸气与液体能严重刺激眼睛、黏膜、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灼伤,经常吸入低浓度蒸气能损害呼吸道。极易水解。

2.稳定性[19]  稳定

3.禁配物[20]  强碱、水、醇类、强氧化剂、酸类、碱类、钾、钠

4.避免接触的条件[21]  潮湿空气

5.聚合危害[22]  不聚合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23]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将赤磷和液体溴作为原料,用三溴化磷作溶剂,进行反应,制得三溴化磷。其

2.反应装置是一只1000mL的双颈磨口圆底烧瓶,分别安装滴液漏斗和蒸馏柱头。蒸馏头上接有带P2O5干燥管的回流冷凝器。蒸馏头支管先用接收瓶套住。将125g干燥的红磷(在105℃下干燥了3h并放在硫酸干燥器中备用)放入烧瓶中,加入500g三溴化磷盖住(也可用295g三氯化磷代替),构成易流动的悬浮体。用空气浴加热至反应物沸腾。从漏斗中将溴缓慢地加入,反应约5min后,停止加热,迅速地加入溴(每分钟约20mL)。加入速度要能使反应混合物沸腾。全部的溴(共773.5g,相当于100g磷的量,必须保证有25%~35%的磷过量)加完后,再加热继续沸腾10min。改成蒸馏装置,与空气相通口处接上装有P2O5的干燥管,以免接触水气。

3.由溴与红磷反应而制备得到。

用途

1.转化醇为溴化物  三溴化磷普遍用作将醇转化成溴化物[1]。转化反应的条件是可变的,试剂中的每个溴原子都可参与转化。手性醇可以转化成手性溴化物,反应通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式1,式2)[2,3]

在0 oC,烯丙基醇与三溴化磷反应会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使羟基被溴取代 (式3~式5)[4~6]

合成烯烃  首先共轭环丁烯1与三溴化磷反应,它的两个羟基被溴取代,在碱的作用下脱去溴原子,然后环加成得到环状共轭烯烃2(式6)[7]

合成磷酰胺的反应  三溴化磷还可用于合成磷酰胺 (式7)[8]

杂环化合物的溴代化  三溴化磷可以把含有羰基杂环化合物溴代化 (式8)[9]

2.用作测定糖和氧的试剂,用作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24]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808 8/PG 2

危险品标志:腐蚀

安全标识:S26 S45

危险标识:R14 R34 R37

文献

1. Shi, G. Q.; Dropinski, J. F.; McKeever, B. M.; Xu, S.; Becker, J. W.; Berger, J. P.; MacNaul, K. L.; Elbrecht, A.; Zhou, G.; Doebber, T. W.; Wang, P.; Chao, Y.; Forrest, M.; Heck, J. V.; Moller, D. E.; Jones, A. B. J. Med. Chem., 2005, 48, 4457. 2. Daniel, L. C.; Stefan, S.; Yanchen, Z. Org . Lett., 2005, 7, 95. 3. Thakur, V. V.; Nikalje, M. D.; Sudalai, A. Tetrahedron:Asymmetry, 2003, 14, 581. 4. Saxena, R.; Singh, V.; Batra, S. Tetrahedron, 2004, 60, 10311. 5. Ji, Y. F.; Zong, Z. M.; Wei, X. Y.; Tu, G. Z.; Xu, L.; He, L. T. Synth. Commun., 2003, 33, 763. 6. Zhao, L.; Lu, X.; Xu, W. J. Org. Chem., 2005, 70, 4059. 7. Trost, B. M.; Grese, T. A. J. Org. Chem., 1991, 56, 3189. 8. Keglevich, G.; Chuluunbaatar, T.; Dajka, B.; Ludanyi, K.; Parlagh, G.; Kegl, T.; Kollar, L.; Toke, L. J. Organomet. Chem., 2002, 32, 643. 9. Ondi, L; Lefebvre, O.; Schlosser, M. Eur. J. Org. Chem., 2004, 17, 3714. [1~9]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10~24]参考书:危险beplay体育首页 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