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KPY
分子式 RhCl3
分子量 209.26
标签 暂无

编号系统

CAS号:10049-07-7

MDL号:MFCD00011204

EINECS号:233-165-4

RTECS号:VI9275000

BRN号:暂无

PubChem号:24858633

物性数据

1.       性状:商品有无水和含水二种,为红色粉末或结晶。红褐色的粉末。

2.       密度(g/mL,25℃):5.4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450

5.       沸点(ºC,常压):717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0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无水品溶于氢氧化碱和氰化碱溶液,不溶于酸和水。水合物有潮解性。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1302mg/kg;

 大鼠腹腔LD50:280mg/kg;

大鼠注射LD50:198 mg/kg;

小鼠腹腔LD10:879 mg/kg;

兔子注射LD50:215 mg/kg;

致肿瘤数据

小鼠经口LD50:1302mg/kg;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207.812062 Da

8、标称质量:208 Da

9、平均质量:209.2645 Da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在450~500℃下分解。

贮存方法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合成方法

将三水氯化铑RhCl3·3H2O置于氯化氢气流中于180℃加热,即可制得水溶性的三氯化铑。另外金属铑粉在氯气流中于400℃下加热,或者使三水三氯化铑在氯化氢气流中于360℃下加热,都可以制得不溶于水的三氯化铑。

用途

1.光谱标准。电子、仪表、冶金工业。

2.三氯化铑能够实现烯烃和具有环张力环化物的异构化反应,还能作为催化剂前体实现还原反应,此外高价铑试剂也能实现氧化反应。

三氯化铑能够催化实现烯烃的异构化反应,将烯烃转变为热稳定性更好、更为稳定的异构体。如将环外双键转换为环内双键,获得共轭性更好的芳香环化合物 (式1)[1]。与环己烯酮相连的不饱和双键也能在三氯化铑的催化下发生烯基迁移,得到苯酚化合物 (式2)[2]

对于杂原子上带有烯丙基保护基团的底物,在三氯化铑作用下能够发生异构-水解反应离去烯丙基团,从而实现底物杂原子上的去保护反应 (式3)[3]

对于杂原子上带有烯丙基保护基团的底物,在三氯化铑作用下能够发生异构-水解反应离去烯丙基团,从而实现底物杂原子上的去保护反应 (式3)[3]

三氯化铑与硼氢化钠作用,能够特异性实现芳香环的还原氢化反应 (式4,式5)[4,5]。该方法能够完全实现烯烃的还原,对于酮只会发生部分还原,对于羧酸、酯和酰胺基团则不会收到任何影响。

三氯化铑在酸性介质中能够催化实现炔烃的水合反应,将炔烃转变为相应的醛 (式6)[6]。在其中引入配位加合物如氯化锂能够加速该反应的进行。

三氯化铑也能催化实现α,β-不饱和酯的氢硅化反应,得到相应的三甲基硅缩醛化合物 (式7)[7]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暂无

安全标识:暂无

危险标识:暂无

文献

1. (a) Hyashi, T.; Yamasaki, K. Chem. Rev., 2003, 103, 2829. (b) Fagnou, K.; Kautens, M. Chem. Rev., 2003, 103, 169. (c) Grieco, P. A.; Nishizawa, M.; Marinovic, N.; Ehmann, W. J. J. Am. Chem. Soc., 1976, 98, 7102. 2. Grieco, P. A.; Marinovic, N. Tetrahedron Lett. , 1978, 2545. 3. Moreau, B.; Lavielle, S.; Marquet, A. Tetrahedron Lett., 1977, 2591. 4. Nishiki, M. Miyataka, H.; Niino, Y.; Mitsuo, N.; Satoh, T. Tetrahedron Lett. , 1982, 23, 193. 5. Amer, I.; Bravdo, T.; Blum, J.; Vollhardt, K. P. C. Tetrahedron Lett., 1987, 28, 1321. 6. James, B. R.; Rempel, G. L. J. Am. Chem. Soc., 1969, 91, 863. 7. Revis, A.; Hilty, T. K. J. Org. Chem., 1990, 55, 2972. 8.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