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DP1
分子式 C10H11N4Na2O8P
分子量 392.24
标签 肌甙酸二钠, 肌苷酸钠, 5'-IMP二钠盐, 5'-肌苷酸二钠盐, 次黄嘌呤核苷酸-5'-磷酸二钠盐, IMP-5, 次黄苷-5-一磷酸二钠盐, Disodium 5'-Inosinate, Sodium isosinmonophosphate, 5'-IMP-Na, 酶制剂和增味剂

编号系统

CAS号:4691-65-0

MDL号:MFCD00036201

EINECS号:225-146-4

RTECS号:NM7519500

BRN号:暂无

PubChem号:24896057

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鱼鲜味。

2.       密度(g/mL,25/4℃):不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       熔点(ºC):175

5.       沸点(ºC,常压):不确定

6.       沸点(ºC,5.2kPa):不确定

7.       折射率:不确定

8.       闪点(ºC):不确定

9.       比旋光度(º):不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

13.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不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    溶解性:稍有吸潮性,易溶于水(20℃,13g/100mL),微溶于乙醇和乙醚。5%的水溶液ph值为7.0~8.5。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15900 mg/kg;大鼠腹腔LD50: 4850mg/kg;大鼠皮下LD50:3900mg/kg

             大鼠静脉LD50:2730mg/kg;小鼠腹腔LC50:5400mg/kg;小鼠皮下LC50:5480mg/kg

             小鼠静脉LC50:3300mg/kg

2、   繁殖性:小鼠腹腔TCLo:250 mg/kgSEX/DURATION : female 10 day(s) after conception

             小鼠腹腔TCLo:500 mg/kgSEX/DURATION : female 13 day(s) after conception

3、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analysisTEST系统啮齿动物-仓鼠成纤维细胞:1 gm/L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3

2、   氢键受体数量:10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4、   互变异构体数量:3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81

6、   重原子数量:25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544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4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3

性质与稳定性

常温常压下稳定,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平均含7.5个分子的结晶水。无臭,有特殊滋味。味觉阈值0.012%。不潮解。熔点不明显,180℃时呈褐色,230℃左右时分解。性稳定,在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下(Ph值为4~7)、100℃加热1h无分解现象。与L-谷氨酸钠对鲜味有相乘效应(如以肌苷酸钠与L-谷氨酸钠之比为1:7,即有明显增强鲜味的效果)。其盐酸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士2nm。遇动植物中磷酸酯酶可分解而失去鲜味。44℃开始失去结晶水,120℃以上成无水物。易溶于水(13g/100ml,20℃),水溶液呈中性,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
天然品存在于鲔鱼等中。

贮存方法

2-8℃  ,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合成方法

方法一、肌苷酸脱磷酸法
肌苷酸二钠的制备 棒状杆菌269发酵,发酵液去菌体,吸附,洗脱,浓缩,加乙醇,pH7-7.5条件下结晶可得肌苷酸二钠。
棒状杆菌269[发酵]→发酵液[去菌体,吸附,洗脱,浓缩]→浓缩液[乙醇]→[pH7-7.5]肌苷酸二钠
肌苷粗品的制备 在乙酸缓冲液中,调pH5.4-5.6,加压137-147kPa,脱磷酸5h,可得肌苷粗品。
肌苷酸二钠[乙酸,加压]→肌苷
精制 蒸馏水溶解,pH=6,重结晶,可得精品。
方法二、一步发酵法
菌株选育 变异芽孢杆菌7171-9-1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30-32℃培养48h。斜面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1%,蛋白胨0.4%,酵母浸膏0.7%,牛肉浸膏1.4%,琼脂2%,在pH7、120℃灭菌20min。
变异芽孢杆菌7171-9-1[斜面培养]→[30-32℃, 48h]菌种斜面
种子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浸膏1%,玉米浆0.5%,尿素0.5%,氯化钠0.25%。灭菌前pH 7,用1L三角瓶装150ml培养基,115℃灭菌15min。每个三角瓶中接入白金耳环菌苔,在往复式摇床上,32℃±1℃培养18h。
二级种子:培养基同一级种子,放大50L发酵罐,定容体积25L,接种量 3%,32℃±1℃培养12-15h,搅拌速度320r/min,通风量1:0.25V/(V·min),生长菌指标 A(650nm)=0.78,pH=6.4-6.6。
菌种斜面[摇床振荡]→[pH7, 32℃±1℃, 18h]一级种子培养液[50L发酵罐]→[pH6.4-6.6, 32℃±1℃, 12-15h]二级种子培养液
发酵 50L不锈钢标准发酵罐,定容体积35L。培养基成分为淀粉水解糖10%,干酵母水解液1.5%,豆饼水解液0.5%,尿素0.4%,硫酸镁0.1%,氯化钾0.2%,磷酸氢二钠0.5%,硫酸铵1.5%,有机硅油0.05%。pH=7,接种量0.9%,32℃±1℃培养93h,搅拌速度320r/min,通风量1:0.5V/(V·min)。500L发酵罐,定容体积350L。培养基成分为淀粉水解糖10%,干酵母水解液1.5%,豆饼水解液0.5%,硫酸铵1.5%,硫酸镁0.1%,氯化钾0.2%,磷酸氢二钠0.5%,碳酸钙1%,有机硅油小于0.3%。pH=7,接种量7%,32℃±1℃培养75h,搅拌速度230r/min,通风量1:0.25V/(V·min)。
20000L 发酵罐,培养基同上,接种量2.5%, 35℃±5℃培养83h。
二级种子培养液[50L发酵罐]→[pH7, 32℃±1℃, 93h]发酵液[500L发酵罐]→[pH7, 32℃±1℃, 75h]发酵液[20000L发酵罐]→[pH7, 35℃±1℃, 83h]发酵液
提取、吸附、洗脱 将发酵液30-40L 调pH=2.5-3,连同菌体通过2个串联的3.5kg 732H树脂柱吸附。用相当于树脂总体积3倍的pH 3水洗1次,把两柱分开,用pH 3水把肌苷洗脱下来,再经769活性炭柱吸附肌苷,先用2-3倍体积的水洗涤,再用70-80℃水洗,70-8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0min,最后用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洗脱肌苷,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pH11或6放置,过滤,得粗品。
发酵液[732树脂柱]→[pH2.5-3]吸附物[水]→[pH2.5-3]洗脱液[769活性炭柱]→吸附物[蒸馏水,氢氧化钠]→[70-80℃][氢氧化钠]→[70-80℃]洗脱液[浓缩结晶]→[pH11或6]肌苷粗品
精制 将粗品配成5%-10%的溶液,加热溶解,抽滤,冷却,过滤,少量水洗,烘干,即得肌苷精制品。
肌苷粗品[蒸馏水]→[重结晶]肌苷成品。

用途

1.鲜味剂。如在酱油中加入5~10万分之一,即呈特殊鲜味。一般均与味精、鸟苷酸钠等合用,以提高增鲜效果。

2.肌苷酸钠液时国内外允许使用的呈味剂,较少单独应用,常与味精一起混合使用,混用时鲜味有相乘的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饲料、食品添加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肌苷酸钠也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呈味剂,单独应用较少,常与味精混合一起使用,混用时鲜味有相乘的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急慢性肝病。

5.新一代食品增鲜剂,有海鲜滋味。主要用作调味品,提高食物原来的风味和增加香味,具有显著的协调功能。单独应用较少,常与味精混合一起使用,与味精混合使用,其呈味作用比单用味精提高8倍,与5'-肌苷酸二钠(IMP)等比例混合则成为呈味核苷酸二钠,增鲜效果更显著。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在医疗领域用于治疗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有毒

安全标识:S22 S26 S36 S45

危险标识:R23/24/25 R36/37/38

文献

暂无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