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C6K
分子式 C10H14O5V
分子量 265.16
标签 氧化二乙酰丙酮合钒, 氧化钒(Ⅳ)乙酰丙酮, 乙酰丙酮氧钒, 戊二酮氧钒, Bis(acetylacetonato)oxovan-dium(IV),Vanadiumoxy acetylacetonate, Vanadium(iv)oxy acetylacetonate, Vanadium(iv)-oxy acetylacetonate bound to polyaniline, Vanadium(iv)-bis(2,4-pentanedionato)oxide, Vanadium(iv)bis(acetylacetonato)oxide

编号系统

CAS号:3153-26-2

MDL号:MFCD00000032

EINECS号:221-590-8

RTECS号:暂无

BRN号:4138236

PubChem号:24880742

物性数据

1.       性状:蓝绿色的晶体

2.       密度(g/mL,25/4℃):1.4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无可用

4.       熔点(ºC):256-259

5.       沸点(ºC,常压):140

6.       沸点(ºC,5.2kPa):无可用

7.       折射率:无可用

8.       闪点(ºC):无可用

9.       比旋光度(º):无可用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无可用

11.    蒸气压(kPa,25ºC):无可用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无可用

13.    燃烧热(KJ/mol):无可用

14.    临界温度(ºC):无可用

15.    临界压力(KPa):无可用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可用

17.    爆炸上限(%,V/V):无可用

18.    爆炸下限(%,V/V):无可用

19.    溶解性:不溶于水,但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度,常常在CH2Cl2 和芳烃类溶剂中使用。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 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

3、 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 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 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可用

2、   氢键供体数量:4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1.1

6、   重原子数量:16

7、   表面电荷:4

8、   复杂度:210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3

性质与稳定性

相当稳定和安全。

贮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阴凉处。

合成方法

暂无

用途

双(乙酰丙酮)氧钒 [VO(acac)2] 本身不能够用于机化学中的氧化剂。如果将它与另外一个适当的助氧化剂一起使用,将其V(IV)氧化成V(V) 后便启动了相应的氧化反应。所以VO(acac)2 常常作为催化剂与其它助氧化剂一起使用。

催化量的VO(acac)2 与过氧叔丁基醇 (TBHP)生成的组合试剂将烯丙基醇氧化成相应的环氧丙醇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反应。正常烯烃也能够在该条件下发生环氧化反应,但反应的速度比烯丙基醇慢近100倍,因此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 (式1)[1]。由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产率高的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结构天然产物的合成 (式2)[2~4]

VO(acac)2/TBHP对烯丙基醇的环氧化反应具有相当高的顺反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有时与间氯过氧苯甲酸 (m-CPBA) 的环氧化反应正好相反而形成互补 (式3)。例如:在2-环辛烯-1-醇的环氧化反应中,m-CPBA主要给出反式产物,而VO(acac)2/TBHP主要给出顺式产物。

VO(acac)2/TBHP或者VO(acac)2/H2O2在温和条件下高产率地将二烷基硫醚氧化成为相应的亚砜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反应。而在手性配体的存在下,用此试剂对映体选择性地得到手性亚砜是一件更有意义的工作 (式4)[5~7]

最近文献中有人报道了使用VO(acac)2/O2作为一种组合试剂,并在合成3-巯基吲哚和炔酮反应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式5,式6)[8,9]。由于反应直接使用氧气作为氧化剂,所以该反应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3285

危险品标志:有害

安全标识:S22 S26 S36 S36/S37/S39

危险标识:R22 R20/21/22 R36/37/38

文献

1. 综述文献见:Sharpless, K. B.; Verhoeven, T. Aldrichimica Acta, 1979, 12, 63. 2. Salomon, R. G.; Basu, B.; Roy, S.; Sachinvala, N. D. J. Am. Chem. Soc., 1991, 113, 3096. 3. Marson, C. M.; Khan, A.; Porter, R. A. J. Org. Chem., 2001, 66, 4771. 4. Singh, S.; Han, H.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6349. 5. 综述文献见:Kagan, H. B.; Rebiere, F. Synlett, 1990, 643. 6. Bolm, C.; Bienewald, F.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6, 34, 2640. 7. Barbarini, A.; Maggi, R.; Muratori, M.; Sartori, G.; Sartorio, R.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4, 15, 2467. 8. Maeda, Y.; Koyabu, M.; Nishimura, T.; Uemura, S. J. Org. Chem., 2004, 69, 7688. 9. Maeda, Y.; Kakiuchi, N.; Matsumura, S.; Nishimura, T.; Kawamura, T.; Uemura, S. J. Org. Chem., 2002, 67, 6718. 10.参考书:现代有机bepaly tw <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